奚梦瑶 从入行那天起,就没有过安全感

来源:新京报时间:2019-01-15 14:41:07

2018年,奚梦瑶再次登上维密大秀的舞台。

电影《来电狂响》剧照。

2017年,奚梦瑶重回母校东华大学。

2017年维密大秀现场,奚梦瑶摔倒。图/视觉中国

在真人秀《我们来了》中,奚梦瑶展现了活泼本色。

减肥、控制饮食、运动,是一个模特的最基本日常。

在正在热映的电影《来电狂响》中,奚梦瑶饰演兼具着甜美和冷酷两种性格的女生。热恋中,她单纯天真到什么都信,什么时候都在笑;一旦遇到背叛,则换上了另一副现实、冰冷的面孔。

生活中,奚梦瑶也有着两副脸庞。T台上,她是仙气飘飘的超模;私下,她自认就是爱笑,就是,甜美。自从2017年维密秀场上摔倒之后,奚梦瑶承受着嘲讽,也在一夜之间,打开了知名度。

去年冬天,奚梦瑶如约站在2018年维密秀的舞台上,外界将她踏上高跟鞋,背上翅膀比做重生的“天使之路”。奚梦瑶没有过多感受,她也不愿意回想一年多之前那次摔倒,她的不解、困惑或者内疚,最终在网友的猛烈攻击下,化作了一句,“事情发生就发生了。”

A 模特VS演员

一个“关上”,一个“打开”

《来电狂响》改编自2016年上映的意大利电影《完美陌生人》,讲述了七位好友聚餐时公开手机信息、暴露各自秘密的故事。奚梦瑶演绎的白雪娇是一个富二代,被爱情背叛,让娇滴滴的她也有了炸裂、暴怒的一面。在奚梦瑶看来,片中白雪娇对与贾迪的这段感情,是特别投入和重视的,她虽然是被捧在手心的小公主,但在爱情里不计得失付出的同时,也会有刁蛮任性的那一面,并不是那么的“傻白甜”。

奚梦瑶自己的第一部手机是诺基亚,至今她还记得那款手机背后的壳是彩色的、可以更换的。她弄了好多手机壳,不断地换。在现实生活中,奚梦瑶在手机没电时也只能束手无策,“如果出门没带手机会选择回家,因为没有它付不了钱哪也去不了。”对奚梦瑶而言,情侣之间互相查看手机,是两个人无法互相信任的表现,“如果一份感情到了这个地步,已经出了问题。”

谈到演员和模特两份工作之间的区别,奚梦瑶将其总结为“关上”和“打开”。模特要看起来高冷、漂亮,需要把自己的情绪关起来,但演员要打开自己的感受,要在很多人和摄影机面前去表达感情。

作为一个初登大银幕的新人,奚梦瑶是忐忑的,“由于并非专业演员出身,我也会怀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演戏,但就是想要尝试吧。”模特做了八年,对喜欢新鲜感的她来说,有机会探索另外一个领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也不是打官腔,说一定不能停止学习,但是你真的停下来,不觉得很无聊吗?人应该对自己提更高的要求。”

B 行业生态

喜新厌旧,新面孔就是强心针

奚梦瑶在东华大学学的是服装表演和设计。一天老师说,有个模特比赛可以去一下,她没想太多,只是看到参加比赛可以少上几节课,就报名了。赢得比赛、签约经纪公司,只身飞往纽约开启模特生涯,直到被Givenchy发掘,在国际时尚圈一路披荆斩棘。

刚入行的时候,走秀流行酷酷的中性风。那个时候红的是Freja,一个丹麦的模特,长得很帅。

在T台上,所有的宗旨都是为了卖掉衣服,设计师喜欢让你穿他的衣服是最重要的。奚梦瑶说,比如自己穿小碎花就是不好看,“很多设计师喜欢我穿外套,因为肩宽能撑起来。”

每一季大量的走秀让奚梦瑶看到了很多之前完全无法想象的漂亮衣服,看到设计师是怎么在自己身上做高定的。在时尚行业里,模特是年纪最小的,这让她有点无奈,“比如说造型师设计师,他们都是工作了好多年的,一个个品牌熬出来,这些东西是有沉淀的。大家对于模特的工作态度就是,你是小朋友,会比较照顾你,但也不会跟你讲很深的话,能学到的东西相对有限。”

同时,时尚圈又是最喜新厌旧的世界,新人的面孔永远是强心针。奚梦瑶说,自己算是出道很久了,别说一开始和她一起出道的那些人现在在哪里,她出道两三年之后遇到的那些人,现在都已经不知道在哪儿了,“更替的频率特别快。”说到这儿,她皱一下眉,“没太多的原因,就是没有那么喜欢你了。时尚要更新,是个常态。”

C 工作本质

模特就是工具比演员还孤独

2016年,奚梦瑶参加了真人秀《我们来了》,在国内曝光度增大。然而,和大家印象中一贯冷峻霸气、不食人间烟火的模特不同,奚梦瑶在节目中表现出的蹦蹦跳跳、卖萌傻笑更像是甜美可爱的娱乐明星,她带着南方口音的普通话被调侃为“太嗲”,因此被网友看做是“假”“做作”。奚梦瑶能感受到这些来自大众的不讨喜。她感到困惑并试图理解,但最终依然以“算了就这样吧”来化解自己,“我不知道要怎么办。我没有遇过这种情况,只好放弃,告诉自己,就这样吧。”

在参加真人秀之前,很少有人能认出奚梦瑶,叫出她的名字。和娱乐圈比起来,时尚圈本来就是小众群体,即便是摩天大楼上树立的奢侈品巨幅广告,大多数人也不知道那个模特是谁,就算一个模特的国际排名再高,知名度也没有办法跟全民娱乐明星相比。“比如提到赵薇,从我妈到我奶奶全都知道。那肯豆(Kendall Jenner)呢?也许美国的奶奶们也不知道肯豆是谁。”每次想就算拍了再多广告,人家也不知道你是谁,奚梦瑶也会感到挺沮丧的,“模特就是个工具”。

“我们这个工作本质就是挺孤独的。”在东三环的酒店房间里,奚梦瑶盘着腿,靠在沙发巨大的漩涡中说,“我们的孤独感比演员还要重,因为我们不是一个剧一个剧,或者一整组真人秀的接,用几个月来计算工作周期,而是一天一天算的。你还没有来得及了解别人,可能就要飞走了。”

摔跤

“发生就发生了生活还要继续”

2017年11月20日,上海维密的舞台上,在众目睽睽之下,奚梦瑶重重地摔倒在T台上。她成为整场秀的爆款话题,网友指责她反应不够及时,趴在地上的时间过长,站起来之后失态失措。

在去年的一次采访中,她曾把摔倒比做“生命里的一记响亮耳光”,就像被人当面狠狠地甩上门。“其实我跟朋友聊过,他们问你会不会希望摔倒没发生过,我说这是势必会发生的,我不在这儿摔倒,下一次也会在那里摔倒。这是我必须面对、接受的。”

“事情发生就发生了。”当记者再度提到这个话题时,这句话被反复提到。开始网友会猜测,是不是假摔?奚梦瑶自嘲,网友的眼睛终归还是很毒的,“一开始是这么说,后来觉得不不不,你看她那个样子一定不是(假摔),然后就开始诟病我其他地方。”摔倒之后,最直接的结果是,奚梦瑶有了知名度,也让她以没想到的方式成了热搜体质。她自己也知道并且只能接受这个结果,“毕竟生活还是要继续”。

魅力

“有些人的脸,就是无法替代的”

相较于演员、歌手或者其他行业有着相对清晰明确的培养路径,模特这个职业显得有些特别,大多数模特在被发掘走秀之前,都没有经历过专业训练,即使是从业之后也鲜少有人会去专门训练,最常见的是在一次次走秀和工作中,自我摸索和成长。在时装周上,奚梦瑶曾见过有人从来没有做过模特,甚至都不太会穿高跟鞋,但有着被时尚圈所喜爱的面孔,所以依然可以走秀,并在那一段时间内红到爆炸。

那个人的外在条件一定很好吗?“她的好,跟你所谓的好不是一个标准。只是那一段时间会比较风靡,比如说有一个女生长得很独特,大家就会觉得好酷。如果她长得像男生,现在又在做中性的东西,她就是流行。”

“在我们这个行业最重要的是这个人要有个人魅力。艺术是不是都是这样?但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就像我说那位不会穿高跟鞋的模特,她的脸就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她出现在那个时代,就应该是属于她的。”

自 述

我生活中不高冷,挺活泼的

我生活中的性格不高冷,挺活泼的,和大家想象中的模特差别挺大。我自己也确实喜欢像石原里美那种甜美系的长相。

东西方审美不同,西方设计师喜欢有进攻感的女生,喜欢画高颧骨。我颧骨是很高,在刚入行的时候这也带给我很大帮助。外国人觉得好看,美死了,因为他们就是喜欢这种看起来很stronger(强壮)的look,喜欢女生aggressive(有侵略性)的感觉。但以中国传统想法,会觉得这样的女生太有野心。

我每一天都有危机感,从入行一开始就有,没有安全感。当时也会想,如果有一天我有一个大的代言就好了,如果有一天我可以像那些有名的前辈就好了。

我小时候是因为想当设计师才入的这行,莫名其妙当了模特。所以,人生谁知道呢?我也不会去规划,谁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意外,能不能平安活着。

开个玩笑,就算在维密摔倒了,其实也不一定真的打开了知名度,也许只能记得我摔倒了是不是?人家会说,噢,我记得当年有个摔倒的模特,她叫什么来着?在这个不断改变的行业里,一直一直地活下去,适应行业、时代的变化,然后一直保持着还被人记得,能得到工作。这是作为模特的核心能力。这可能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去达成,但这是一个最终的结果。

口述:奚梦瑶

新 鲜 问 答

新京报:你是不是不太容易吃胖的那种体质?做模特需要特别维持一下体重吗?

奚梦瑶:我不是那种怎么吃也不会胖的体质,但你也不会往死了吃呀。我如果有时间就去健身。

新京报:每一次走秀之前会做什么特别集中的训练吗?

奚梦瑶:不会。你要是前一周还在健身,身上一定会酸痛,这样会影响大秀。

新京报:在饮食方面有什么顾忌吗?

奚梦瑶:会啊,有很多。可能(大秀之前)两周不吃碳水化合物都是很正常的。甜食肯定也不能吃,不过不走秀的时候我也不怎么吃。

新京报:听起来跟一般的女孩或者女演员保持身材,也没什么区别?

奚梦瑶:还是有差别的,就是你不能特别胖。如果你已经胖到连衣服都穿不下的时候,就等于没有工作了。

新京报:你这个身高有没有一个底线,胖到多少斤就不能再胖了?

奚梦瑶:没有底线,就是穿不上衣服就不行了。基本上做出来的衣服都是34、36码的,样衣就是那么大。36码也不是很瘦,没有人规定模特一定要很瘦,西方文化现在还鼓励plus size的模特。

(采写/新京报首席记者 刘玮 人物摄影/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责任编辑:FD31
上一篇:《古董局中局》原著作者心态开放 是拍给非原著粉看的
下一篇:最后一页

专题策划

信用中国

  • 信用信息
  •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 网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