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双辽探索摆脱“精神贫困”

来源:光明日报时间:2018-03-30 14:48:12

“脱贫不能等、靠、要,致富不可睡大觉。人只要精神不倒,日子再难都能熬出头,更何况现在党和政府的政策这么好,只要肯努力,谁都能从脱贫到致富。”说起自己的脱贫之路,吉林省双辽市辽南街城乡村55岁的村民王德龙感慨良多。

2014年,王德龙的妻子李国红意外摔坏脊椎骨,就医花去了家里所有积蓄,还欠了不少债。贫困让王德龙不知如何是好,一度灰心丧气。就在此时,政府相关部门对贫困户实施“一户一策”帮扶,他们鼓励以前有卖煤经验的王德龙继续做卖煤生意,资金不足,帮他凑资金,没有销路,帮他找销路。特别是,帮扶人员经常和王德龙座谈,鼓舞他帮助他树立脱贫信心和斗志。经过政府部门的全方位帮扶,王德龙意气风发,干劲十足,2016年年底就达到了脱贫标准,不但还清了债,还有了积蓄。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心。”双辽市在脱贫攻坚中不仅要让贫困户摆脱物质上的贫困,更要让他们摆脱精神上的贫困。为此,他们实施扶志、扶德、扶文、扶弱“四大工程”助力脱贫攻坚,不仅加大物质上的帮扶力度,也注重精神上的鼓励;不仅帮助修建基础设施、发展产业,也注重鼓舞志气。

据介绍,实施“扶志工程”是为了增强“想脱贫、能脱贫”的底气、勇气和士气。在很多农民家里,记者看到了双辽市给农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编写的《致广大农民的一封信》,一些农民说,这是政府给咱贴的“暖心膏”啊。不仅有“暖心膏”,还有“定心丸”和“强心剂”,双辽市要求驻村第一书记和各级包扶干部必须点对点、面对面地向贫困户答疑解惑,宣传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精神和决策部署,让老百姓放心。同时,他们还大力组织媒体开设“第一书记在线”“精准识贫”“行进双辽·精彩故事”等专题专栏,宣传好各乡镇(街)、各部门帮助贫困村屯、贫困群众聚力发展、增收脱贫的丰富实践。

在“扶志工程”实施同时,双辽市以典型引领为核心,通过示范带动“扶德”。今年2月中旬,双辽市“勤劳脱贫示范户”表彰大会隆重举行。活动在诗朗诵《扶贫颂歌》中拉开序幕,13位“勤劳脱贫示范户”的先进事迹以短片的形式轮番播放。市委书记侯川,市长王忠源亲手把“勤劳脱贫示范户”的奖牌送到13位农民的手中。

贫有百态,困有千般,可是实现脱贫所依靠的,却是同样的勤劳与自强。双辽市突出向善向上典型,弘扬好事例,切实发挥带头示范辐射的作用。全市先后组织开展了共建美丽乡村、争做新时代乡贤,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最美媳妇,双辽好人等系列典型评选表彰活动,通过身边人、身边事教育、感动、激励身边人,激发出了贫困群众的动力。

与此同时,双辽市以“文化惠民”工程为基础,加强贫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大力推进“扶文工程”。他们积极组织文化馆群众艺术团及夕阳红等业余演出队深入全市12个贫困村开展慰问演出,惠及群众近万人;举办双辽市首届乡村少年宫建设成果展演展示活动,发挥好乡村少年宫提升贫困乡村少年儿童素质的作用,通过孩子综合素质的提升,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形成自强不息的观念,从根本上切断精神贫困的代际传递。

双辽市在脱贫攻坚中,还积极发动社会志愿服务力量,培育多元扶贫主体,实施“扶弱工程”,增强精神扶贫推动力。在农村设立志愿服务站点,每个村有1支以上志愿者队伍,就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由志愿者组成的甘露爱心公益协会,每月第一个星期日都会对贫困家庭或者贫困学生进行走访资助,为贫困家庭送去温暖。

关键词:

责任编辑:FD31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逾4000亿元增值税减税 制造业受益最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