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是农村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但这支队伍近年来不断流失,且陷入后继无人的困境。据《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到2019年底,全国仅剩村医79.2万人,从最近5年数据来看,村医数量仍以平均每年5万人的速度锐减。
随着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增加,大部分农民最需要的其实不是大医院,而是近在身边的乡村医生。所以,医学界一直在呼吁:在我国农村发展和壮大乡村医生队伍,有助于缓解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然而,目前乡村医生仍呈现出数量偏少、素质参差不齐、后继乏人、待遇低、社会认知度不高等诸多问题,亟待逐一破解。
乡村医生的主要工作场所在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村卫生室,在很多人眼中,就是“小诊所”的代名词,因其医疗技术和设备落后而不被信任。另外,现在还有不少人认为,乡村医生就是过去的“赤脚医生”,或认为乡村医生是“什么都会一点,什么都不精通”的“万金油医生”。结果,患者对乡村医生缺乏信任,不愿找乡村医生看病,或害怕找乡村医生看病。这是许多医学院的学子不想当村医的原因之一。
另外,乡村医生的工作条件和环境远不如大城市的专业医师,而付出的代价和心血却比专业医师大许多;而且,乡村医生的工资水平也不如大医院的专业医师高。这种现实的巨大落差,也使得很多医生不愿或不屑于做乡村医生。所以,目前我国村医数量锐减。2020年7月,河南省某镇还发生过“36位村医集体辞职”事件。这令人对乡村医疗的状况十分担忧。
其实,早在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即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原则上按照每千服务人口不少于1名的标准配备乡村医生。同时,为保障乡村医生收入,国务院要求各地综合考虑乡村医生工作的实际情况、服务能力和服务成本,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保障乡村医生合理的收入水平。今年全国“两会”后,多地开始着手解决村医待遇及养老问题。然而,即便各地频频发文,村医职业的吸引力仍持续走低。
可见,村医后继无人,亟须激励机制留人。首先,各级政府应加大对乡村医生的宣传力度,纠正公众对乡村医生的误解。同时,医疗单位或专业学校要大力培养高素质的乡村医生队伍,并给予其定期培训进修,使得村医提高医术获得患者的认同。再者,乡村医生在职称评定、福利待遇等方面,应当给予优惠政策。还有,建议某些地方对于乡村医生实行特殊岗位津贴,以保证乡村医生的收入不低于当地大中型医院的专业医师:唯此,方能吸引更多优秀医生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