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金融界11月25日消息,由金融界主办的2022绿色金融国际论坛于11月25日盛大开幕。论坛以“守护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为主题,在论坛的最后环节,由金融界出品,北京基金业协会指导的首档国内青年投资人系列视频访谈节目——《青年领“投”人》正式发布。该栏目邀请将国内顶级机构青年投资人进行对话,意在跟随青年投资人的前瞻视角,观察他们屡屡捕获“独角兽”项目的规律,更深刻理解领“投”人与创业者们那些激动人心的创业故事。
栏目首期对谈的嘉宾是春华资本合伙人张晶,2010年,张晶与胡祖六博士等人共同创立了春华资本。在此之前,他在摩根士丹利香港的投资银行部工作。至今,已有15年投资经历。2021年,张晶荣获“2020-2021年度中国股权投资行业杰出青年投资人”称号。
张晶金句
◎ 创新必然伴随风险,而私募股权是支持创新非常好的推手
◎ 不惧所谓的“寒冬“或周期
◎成熟的投资人要学会“反常识”
作为从投行转私募的典型投资人,张晶认为比较大的困难其实是一个思维方式的转变。他表示:“做投资更多的是一个买方的心态,需要对风险和收益的平衡有更多的思考。不管是估值,还是从条款的谈判角度更多地是考虑未来的收益和退出。”
成立12年来,春华资本投资的项目遍及消费、企业服务、科技、医疗等各个赛道。在张晶看来,春华资本值得分享的特色有两个:首先,春华资本是一家具有长期视野、能够穿越周期来思考问题的机构。他解释:“之所以这么说跟我们创始人胡祖六博士经济学家的出身息息相关,因此整个春华从骨子里、基因里就是一个研究型的机构,对每一个问题,对每一个行业都会有一个长期的、深入的思索。对于每一笔投资,我们也会试图从五年后十年之后行业以及公司的走向来把握。”
第二个特色在于,春华资本拥有操刀大型复杂交易的能力。张晶认为,在当前这样一个信息高度流通的时代,头部机构去接触到明星项目并不是特别难的事情。而更能体现出头部投资机构核心能力的,其实是可以把握大型复杂交易的能力。“比如春华资本在过去几年操作的百胜中国项目、美赞臣项目,其实都是涉及到了跨国公司的分拆、复杂的杠杆收购,而且还都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复杂交易。更重要的是,投资完成后还需要为项目公司做很多战略上的赋能以及运营上的提升,这些都在考验一家头部投资机构的资源和实力。”张晶说道。
在十多年的执业生涯中,国内的资本市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张晶认为这背后最大的基础,就是整个中国的经济总量和增速跟十五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他表示:“可能每两三年就会听到一次‘寒冬到来’的论调。但反过来看,寒冬背后也蕴育了新的成长机会。我们并不是特别在意所谓二三年一次的‘寒冬’或者‘周期’,作为头部机构,我们更多地是用长期视野,来表达可以穿越周期来做事业的态度和决心。”
提到投资的案例,张晶以春华资本在2016年投资过的百胜中国项目为例,分享的作为成熟的投资人或投资机构应该具备的“反常识”理念。
张晶解释:“提到洋快餐,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垃圾食品’、食品安全难把控等风险,另外开店规模也会有‘天花板’,不如几百家、几千家店时的增速那么快。但经过对项目的思考后,我们发现应该跳出普通的常识来看这个企业,原因是在于我们六年前(2016年)投资的时候,这家公司已经是一家有着7000~8000家门店规模的连锁餐饮企业。”
“所以虽然表面上它看起来是一个连锁餐饮企业,但实际上它已经变成了一个平台,一艘‘航空母舰’。无论是在对消费者体验的洞察,还是对供应链的管理、把控,以及开店运营能力上,它基本上都已经超出了一个普通餐饮连锁企业所具备的资源和实力。因此,在这样的平台上是可以孕育出很多新的能量出来。”
投资百胜中国后,春华资本帮助公司加速了数字化转型,把互联网精准营销、数字化运营手段嫁接到这个平台上,使这样一家本来传统的“大象”立马就学会了跳舞,能够以不一样的姿态去应对环境的挑战。而这也得益于春华资本在其它诸如AI、数字化营销等行业的投资布局。这也促使投资百胜中国变成了一个跨国公司分拆的经典案例。
展望未来五年,张晶表示会持续关注一些顺势而为的行业和方向,这里的“势”包括国家战略、社会需求以及经济发展的趋势,例如碳中和领域、硬科技领域,还有产业链、供应链的一些短板补齐,并从这些方向上寻找更多的细分赛道和龙头。
>> 更多精彩,可扫码关注北京基金业协会微信、金融界微信
关键词: 青年领投人 基金,慧眼识基金,基金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