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对哪些产业影响大?

来源:金融界时间:2022-12-22 13:05:03


【资料图】

文章来源:赵伟宏观探索,作者:赵伟团队

报告要点

近期全国多地疫情快速扩散,各地疫情形势、应对能力不一或影响经济生产的恢复力度和节奏,哪些地区、产业可能更易受疫情影响?详细梳理,供参考。

近期疫情扩散有何影响?对经济的冲击已有所显现,短期或进一步加大扰动

防疫优化后,全国多地疫情快速扩散,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已有所体现。近期全国疫情形势不容乐观,12月17日当周,全国“发烧”关键词搜索量较前周增长358%,北京、湖北、四川等地搜索量快速增长;同时疫情散发对经济的扰动已有所体现,11月制造业工业增加值较10月回落3.2个百分点,纺织业等劳动密集产业生产受到冲击更大,依赖于线下场景修复的服务业生产、消费也明显走弱。

疫情扩散对劳动力供给的干扰加快显现,对生产、消费等经济活动影响或仍将延续。近期多地疫情扩散拖累人流快速下行,12月7日至20日,全国城市地铁客运量回落47%、已明显低于4月疫情间水平,人流疲软指向工作缺勤情况较为严重、或将对生产环节造成扰动;同时,12月14日至20日,公路货车通行量、邮政快递揽收量分别回落14%、39%,物流不畅或进一步影响生产活动的效率。

哪些地区易受影响?人口流动较多、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可能易受影响

伴随劳动力返乡,劳动力输入、输出较多的地区可能更容易受疫情带来的劳动力供给干扰。受疫情等影响,部分人口输入城市出现劳动力提前返乡迹象,近期北京、广州人口迁出与迁入差值明显走扩,加大劳动力输出地疫情扩散风险;春节返乡或将迎来新一轮人口流动高峰、使春节期间劳动力输出地、春节后劳动力输入地面临的疫情扰动风险加大,尤其是广东、四川、河南等人口流动较多地区。

人口流动加大下,医疗资源相对匮乏、老年人等弱势群体较多的地区或易受到疫情带来的“次生风险”。相较发达经济体,我国人均医疗资源水平相较薄弱、地区分化更为明显,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或面临更大疫情应对压力;同时,以老年人为代表的弱势群体,感染病毒后出现病情恶化风险更高,加大当地医疗救治压力,以预计重症老人人均ICU病床数衡量,吉林、黑龙江等医疗压力较大。

地区冲击对何行业影响大?劳动密集产业生产和出口,可能容易受疫情干扰

疫情对生产的影响或体现在劳动力供给恢复力度、节奏,广东、四川等地劳动密集产业生产可能容易受影响。结合人口流动和医疗资源来看,广东、四川、江苏等易受疫情扩散影响,家具制造、文教体育等劳动密集产业生产或首当其冲;此外,春节返乡再返回工作地或使劳动力输入、输出两地的劳动密集产业生生产先后受影响,而老龄群体感染增多或导致陪护需求增大、亦可能拖累劳动力恢复。

生产优势突出、出口依赖度高的部分劳动密集产业可能受劳动力供给干扰较大,进而影响相关产业链生产及出口。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在部分劳动密集产业集中度较高,例如广东等易受疫情影响的七省在家具制造、印刷业等产值占比已超50%。同时,家具制造等代表性劳动密集产品出口占总制造业产品出口比重较大且出口依赖度较高,劳动力短缺导致的生产冲击或进一步加大出口下行压力。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超预期,政策调整低预期。

报告正文

一、近期疫情扩散有何影响?

近期防控优化措施密集出台,但多地疫情快速扩散。12月7日,部委提出防控优化“新十条”,主要包括:不得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等;但全国疫情仍处于快速扩散期,12月17日当周,全国“发烧”关键词搜索量较前周增长358%、“新冠”搜索量增长75%,广东、四川、北京等地搜索量较高,北京、湖北、四川等地搜索增长较快、分别较前周增长367%、307%、278%。

前期疫情大规模扩散对经济的扰动已有所显现,多数生产指标明显走弱。11月疫情扰动下,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较10月回落2.8个百分点、降至2.2%,其中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2%、较上月回落3.2个百分点;具体来看,疫情扩散或持续加大对人流恢复的抑制,进而影响劳动力恢复,纺织业、橡胶塑料、农副食品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受到的冲击更为显著,当月同比分别回落4.7%、3.4%、2.9%。同时,依赖于线下场景修复的服务业生产和消费也明显走弱,服务业产出同比-1.9%、低于上月的0.1%,社零同比-5.9%、低于上月的-0.5%。

疫情扩散对劳动力供给的干扰加快显现,对生产、消费等经济活动影响或仍将延续。近期多地疫情扩散拖累人流快速下行,12月7日至20日,全国样本城市地铁客运量回落46.8%、已明显低于今年4月疫情期间的最低水平,其中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北京也出现类似情况;人流疲软指向工作缺勤情况较为严重、或将对生产环节造成扰动。同时,物流在短暂修复后再度走弱,12月14日至20日,公路货车通行量、邮政快递揽收量分别回落14%、39%,物流不畅或进一步影响生产活动的效率。

二问:哪些地区易受短期冲击?

伴随劳动力返乡,劳动力输入、输出较多的地区或面临更大的疫情传播风险、进而受到疫情带来的劳动力供给干扰。受疫情等影响,部分人口输入城市出现劳动力提前返乡迹象,近期代表性一线城市北京、广州的人口迁出与迁入规模指数之间差值明显走扩,分别从11月中旬的-0.26、0.52提升至12月初的1.51、2.58,加大劳动力输出地疫情扩散风险;春节返乡或将迎来新一轮人口流动高峰、使春节期间劳动力输出地、春节后劳动力输入地面临的疫情扰动风险加大。

通过春节期间人口迁出、迁入情况对各地人口流动力度进行量化,广东、四川、河南等地人口流动力度较大。可以通过过往春节前各地迁入人口规模占全国总迁入人口规模的比重来间接反映该地区的劳动力人口流出情况,同理可以通过春节前各地迁出人口规模占全国总迁出人口规模的比重来间接反映该地区的劳动力人口流入情况。以两个指标共同反映各地的人口流动力度,可以发现,广东、四川、河南、江苏、安徽等地人口流动力度较大,流动人口规模占全国总流动人口规模的占比分别为12.1%、8.9%、7%、6.4%、5.4%。

人口流动加大下,地区间医疗资源差距, 或决定各地对疫情散发的应对能力,广西、江西、广东等地人均综合医疗资源相对较弱。相较于主要发达经济体,我国人均医疗资源水平相对薄弱,人均ICU病床数、人均医护人员数量分别仅为主要发达经济体平均水平的24%、39.3%。总量偏弱下,全国各地医疗资源水平进一步分化,以人均医院数量、人均ICU床位数、人均医生数量、人均护士数量等指标综合反映各地的人均医疗资源水平发现,广西、江西、广东、福建、安徽等地人均综合医疗资源水平相对较低,或面临更大疫情应对压力。

除人口流动力度大、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外,老年人等弱势群体较多的地区或易受到疫情带来的“次生风险”。以老年人为代表的弱势群体,感染病毒后出现病情恶化风险更高,加大当地医疗救治压力。综合考虑各地区老年人口、老年人疫苗接种率以及各疫苗接种率对应的新冠重症率后,以预计重症老人人均ICU病床数衡量各地医疗资源情况,发现吉林、上海、黑龙江等地的预计重症老龄人口的人均ICU床位数较少、分别为20.9、27.2、29.8张/万人、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6.5张/万人,或面临较大医疗资源压力。

三、地区冲击,对哪些行业影响大?

疫情扩散下,广东、四川、江苏等人口流动较大、医疗相对匮乏或紧张的地区,可能更容易受到冲击。易受疫情扩散冲击的地区往往具有较高的人口流动力度、面临较大的感染风险,同时具有较低的人均医疗资源水平、并面临较大的高感染风险、高重症率群体带来的医疗资源压力;结合人口流动和医疗资源来看,广东、四川、江苏等地可能较易受到疫情扩散影响。

疫情对生产的影响或体现在劳动力供给恢复力度、节奏,进而或冲击易受疫情扩散影响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活动。疫情快速扩散直接影响劳动力恢复,尤其是春节返乡再返回工作地的过程,或使劳动力输入、输出两地的劳动密集产业生产先后受影响;同时老龄群体感染增多或导致陪护需求增大、亦或拖累劳动力恢复节奏。从产业结构来看,易受疫情扩散影响的广东、四川等地在家具制造、文娱体育、饮料制造等产业的产值占比较高;合计来看,两省在家具制造、文教体育、饮料制造等代表性劳动密集产业的合计产值占全国对应产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高达35.9%、31.3%、30%,生产活动或较易受到疫情扩散的影响。

若部分具有突出生产优势的劳动密集产业遭受生产冲击,或进一步加大对相关产业链的生产扰动。较易受疫情扩散影响地区的代表性劳动密集产业,其行业总产值占全国制造业总产值比重相对较小,比如:广东、四川较易受影响的家具制造、文教体育、饮料制造、橡胶塑料制造、印刷业的全国总产值占全国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仅有7%。但从地区产业结构来看,易受疫情扩散影响的七大省份在家具制造、印刷业、文教体育等劳动密集产业的产值占比已超过50%,说明这些地区对单一产业生产影响力度较大,若生产环节受到冲击或进一步对相关产业链造成扰动。

部分出口份额大、出口依赖度高的劳动密集产业受到生产冲击,或进一步拖累我国出口表现。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的比重达40%,说明劳动密集产品出口对我国整体出口影响程度较大;同时,文教体育、皮革毛皮、家具制造等部分劳动密集产品具有较高的出口依赖度,出口交货值占主营收入的比重分别达27.8%、23%、22.8%、位于各产业前列。在目前海外需求加速走弱的背景下,主要劳动密集产业生产大省受到疫情冲击,或影响我国主要出口产品的生产竞争力,或进一步加大我国出口全面下行的压力。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

1、近期全国多地疫情快速扩散,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已有所体现,尤其是劳动密集产业、依赖于线下场景修复的生产明显走弱;目前疫情扩散对劳动力供给的干扰加快显现,对生产、消费等经济活动影响或仍将延续。

2、伴随劳动力返乡,劳动力输入、输出较多的地区可能更容易受疫情带来的劳动力供给干扰。同时,医疗资源相对匮乏、老年人等弱势群体较多的地区或易受到疫情带来的“次生风险”。

3、疫情对生产的影响或体现在劳动力供给恢复力度、节奏,广东、四川等地劳动密集产业生产可能容易受影响,尤其是生产优势突出、出口依赖度高的部分劳动密集产业受到生产冲击,或加大对相关产业链及出口的影响。

四、风险提示:

1、疫情发展超预期。目前全国多地疫情仍有所反弹,未来发展仍具不确定性。

2、政策调整低预期。政策调整与疫情发展形势紧密相关,未来政策调整仍具有不确定性。

关键词:

责任编辑:FD31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