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财政货币与流动性小组
事件
2月15日,央行开展MLF例行操作。当日投放中期借贷便利(MLF)4990亿元,本月到期回笼3000亿元,轧差实现净投放约2000亿,中标利率保持2.75%不变。
核心观点
央行降息只是迟到、但不会缺席
在一月MLF利率“按兵不动”的基础上,二月MLF中标利率仍然锚定在2.75%的前期水平。连续爽约之后,市场难免对降息的预期有所降温,甚至出现质疑。对此,我们认为央行降息只是迟到,但不会缺席。验证经济形势是否实质性改善,一月向好的各项指标能否持续,或是央行此次延缓降息的关键。
随着全面放开后首轮疫情的过峰,国内经济于一月出现复苏迹象,各项PMI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尤以服务业PMI改善明显。但正如我们在报告《如何评估复苏力度和政策映射—1月PMI点评》中所说,“尽管PMI显示一月经济复苏的弹性尚可、复苏的水平较为可观,但宽松政策退出的时机尚未到来” 。
1)疫情不确定性尚在,积极政策不宜“见好就收”。全面放开后的首轮疫情结束后,国内新冠疫情似乎“消失”了。但专家认为,这是因被感染人数达到了80%的阈值,从而建立起了免疫屏障,阻隔了病毒的传播。但病毒的变异并没有因此停止,联合国总干事谭德塞近期表示“新冠疫情的转折点已经出现,但新冠病毒并没有彻底消失,紧急阶段尚未结束”。部分专家预测,第二波高峰可能会在5月到来。因此,疫情不确定性对经济运行的干扰尚未彻底结束,避免过早退出,或是宏观政策的基本考量。
2)房地产形势尚未根本性好转,“稳楼市”产生的降息需求仍将延续。为促进房地产需求回暖,年初央行推出首套房贷利率动态调节机制,支持符合条件城市的首套房贷利率下行。截至6日,国内已有20城的首套房贷利率下限“破4”,部分城市还通过下调首付比例等措施,稳定楼市。但高频数据显示,一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减少33.4%,年后两周的成交面积同比减少8.3%。
当前,一线城市看房的人数增多,但实际购房的人数有限的现象,表明市场观望情绪依然浓厚,购房居民期望房贷利率与房价出现更大幅度的回调。据招商证券(行情600999,诊股)银行团队的预计,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最低可能到3.5%,一旦低于3.5%,息差压力下的银行信贷投放动力将明显减弱。如此一来,上述“破4”的城市,首套房贷利率已经逼近市场下限,进一步降息需要政策面支持。
3)一月经济金融形势的好转,本身就是央行“定向降息”支持的结果。从技术角度来看,由于PMI统计调查集中在每月的前20天,一月统计刚好截止到春节假期之前,基于前20天调查的1月PMI可能会高估全月的经济水平;从信贷角度来看,一月“冰火两重天”的信贷数据反映了政策支持的发力(表现为企业贷款的同比多增)与市场动力的冷淡(居民贷款的持续收缩),其中结构性政策工具与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起到了关键作用。考虑到结构性政策工具利率普遍低于MLF利率(结构性政策工具利率1.75%,低于MLF利率1个百分点),央行在运用新型工具增加信贷投放的同时,已经起到“定向降息”的实际作用。
央行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态度坚定
年后,市场流动性一度紧张,主要期限的资金利率快速上行,DR001与DR007等关键利率的最大涨幅超过90、30基点,流动性分层现象突出。货币市场的超季节性波动,引起了市场的普遍关注。
跨年期间,逆回购净投放量同比多增,资金面收紧非央行主观意愿。根据惯例,跨年期间,公开市场操作通常会保证流动性合理充裕。今年跨年期间,央行逆回购净投放量达到1.7万亿,较上年同期(净投放为0)明显增多,说明在货币市场上,货币政策指向宽松。既然货币政策保持宽松,为什么资金利率会出现异动?我们认为这与存款激增有关。
在信贷“开门红”与“理财搬家”等影响下,存款激增是流动性收紧的直接原因。最新金融数据显示,1月新增存款6.9万亿,同比多增约3万亿,单月增幅创下2015年7月以来的第二峰值,对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产生消耗。存款的异常增多,一方面受火爆的信贷“开门红”影响,另一方面则与居民“理财搬家”行为有关。据财新网披露,跨年期间,多家银行推出的大额存单产品出现抢购现象,定期存款也明显“升温”。尽管上述金融产品在收益方面吸引力有限,但在预防性储蓄与理财“破净”等因素影响下,市场需求表现旺盛。由此一来,我们便看到了国有大行资金面偏紧这一罕见现象,背后反映的是大行信贷投放与理财搬家更加突出。
中长期方面,近期同业存单大量净发行,叠加发行利率处于相对高位,表明中长期流动性偏紧,银行长期负债成本仍面临压力。此次,央行继续超额投放中长期资金,配合逆回购等短期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一起,维护市场流动性整体充裕意图明显。这对银行投放中长期信贷资金具有帮助,从数量上持续体现宽松的政策倾向 。
市场影响
近期,在资金利率收紧的背景下,短端利率表现平稳。开年后,1年期国债收益率仅上行2BP,说明市场对宽松货币政策仍抱有期待。此次MLF“平价超额”续作,在预期层面可能会对市场造成负面冲击,短端利率存在上行压力。但正如上文所说,若拉长时间来看,复苏初期的宽松政策不会仓促退出,央行降息只是迟到、但不会缺席,这将对短端利率上行幅度形成制约,2.3%仍是阶段顶部。
LPR方面,MLF的按兵不动不利于当月LPR的下调。此外,在结构性政策工具“定向降息”、房地产市场人气回暖,以及一月信贷增速反弹等有利形势下,本月调整LPR的诉求并不明显。3月后,若经济形势与房地产市场改善情况不及预期,则有进一步调降5年期LPR的可能 。
风险提示:
疫情风险再度抬升、房地产风险 。
以上内容来自于2023年2月15日的《降息迟到还是缺席——2月MLF操作点评》报告,报告作者马瑞超
关键词: